港澳会客厅丨范徐丽泰:回归28载,香港如何冲破“万第一次之后变漂亮了重山”?
最佳回答
“第一次之后变漂亮了”港澳会客厅丨范徐丽泰:回归28载,香港如何冲破“万第一次之后变漂亮了重山”?
香港7月1日电(记者 戴梦岚 刘轩廷 温孟馨 陈子彦 李志华)“我谨此宣誓,本人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议员……”28年过去,1997年7月1日凌晨的宣誓场景,常常浮现在香港特区首任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的脑海中。不同的是,当年上台宣誓前对自己普通话发音是否准确的担心,早已付笑谈中。
今年7月1日,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。近日,香港开埠100多年来首位“女议长”范徐丽泰接受中国新闻网“港澳会客厅”专访,分享见证香港回归祖国的珍贵记忆,以及对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成果、香港高质量发展等议题的深刻见解。
采访实录摘编如下:
记者:作为香港回归的重要见证者,您亲历了香港的许多珍贵历史时刻。值此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,可否请您分享一下,哪个时刻让您最难忘?回归对您个人和香港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?
范徐丽泰:我想很多人都会记得1997年7月1日那一天:英国的国旗降下来,我们的国旗升上去。我们也记得,解放军仪仗队操练出来的时候精神饱满,英国军队操练出来好像就没这么有精神。
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场景。一个是7月1日凌晨,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,我带领临时立法会的议员们宣誓。宣誓前我们做了排演,有位立法会同事跟我说“范太,你的普通话发音不正”。我坐在台下,看其他人宣誓的时候,我就想我要怎么讲,发音才是对的。
后来我觉得,你越是想这些“小细节”,就忘记了在这个情况下,应该显露出欢喜和自信。回归是我们回到母亲的怀抱,这是多么开心的事。所以最后我的普通话宣誓发音对不对、有没有走音?我实在是不知道。
另一个场景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,临时立法会在暂时的会场香港会展中心里立刻开会,审议通过《香港回归条例草案》。那个场景也常常留在我的脑海里。
回归就是一个新的开始。当时外界对“一国两制”能不能成功有疑虑。美西方记者说我们一定不行,可是我们自己必须行。香港有香港的角色和特定的功能,我们必须将它发挥好,才能够对得起国家和香港居民。

记者:回顾香港回归祖国28年来的发展历程,您认为在维护“一国两制”方针方面,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?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,您认为香港的“一国两制”实践如何行稳致远?
范徐丽泰:坦率地说,经验很多。我们就像邓小平先生所说的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一路做下来,就觉得不管遇到什么事情,都应该遵循几个原则:第一,要记得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;第二,香港要做得好,希望不要给国家丢脸;第三,我们这些人做事,是希望香港老百姓生活过得好、过得安定。
很多时候问题比较多,外来的批评也比较多。我们就按照上面的原则“按部就班”做事。至于个人被批评甚至被抹黑,我觉得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“一国两制”能够成功。任凭风吹浪打,我只是做好自己的事。香港不会因为“强风暴雨”,而动摇本身的定位。
“一国两制”在香港的实践从来都不是平平安安的。美西方一直想破坏我们,用舆论削弱我们的信心,用行动阻碍我们的发展,也用各种方法找一些他们可以影响的人,让这些人来打乱我们的发展步伐。
我个人的感觉是,如果不冲破这个“万重山”,自己的能力也不会有所进步。对外来的不公平言论,我们不需要对它太紧张。当然,必须回驳它!但香港不会因为那些话,影响应该做的事。

记者:今年是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。您认为5年间,香港在恢复法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有哪些显著变化?
范徐丽泰:在香港国安法通过之前,香港社会秩序情况很差,每个奉公守法的香港市民都感觉非常不安。生活完全被“修例风波”打乱了,人身安全没有保障。
我们的警察当时尽力而为,可是对这些影响国家安全的事情,香港的法律只有一部分能够用得上,我们没有法律去防范、制止和惩治违法行为。想不到很快,中央就有了行动,立了一部非常好的法律。
香港国安法不仅保障了我们的人身安全和社会安定,让不法分子有所畏惧,更重要的是,这部法律对人权保障非常清楚。它也明确要求,在香港的学校、社团里都要推广国家安全观念。所以我个人觉得这部法律非常重要。
记者:您长期关注香港教育。在2016年,发起成立励进教育中心,旨在提升香港青少年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,提升对国家的归属感。您认为过去9年,中心取得哪些成果?香港回归祖国28年来,在推动国民教育方面有哪些进步?
范徐丽泰:我们推动国民教育大概八到九年了,现在特区政府也是按照这条路在走。我们有很多课程面向香港教师,因为要改变年轻人对国家的看法,必须先让教师了解国家。现在,许多教师想在课程上更多了解国家发展的情况,之后带回学校课堂讲解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香港国安法实施的成效。
当然,我们社会里仍有一小部分人,现在还是对香港加强维护国家安全冷嘲热讽。这些人如果犯法了,那对不起,就要为犯法付出代价。
香港回归祖国后,慢慢地,大家接受了要多做一点国民教育。“修例风波”后,大家都大彻大悟:这样下去不行,必须让年轻人知道我们的国家,不能让他们被人家骗。可以说,这几年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积极,而且也看到成绩。

记者:您认为在推进香港国民教育过程当中,如何将香港本地特色资源与国家教育体系有机结合。让香港青少年既了解香港的历史和现状,又了解国家的发展和进步?
范徐丽泰:其实要了解香港的历史和现状,比较简单:为什么我们会被英国人占领,接下来的历史发展是怎么样的,这些比较容易。可是要讲国家的发展有点难度。因为国家不断有新发展,让人有时候追不上。我们很高兴将这些新的发展情况与学生们分享。
比如,这个学年我们会去学校开设大概200多次讲座,包括10个题目。这10个题目与特区政府教育局的科目是相连的。学校选题目,我们就找讲者去讲。讲者们一般会讲到国家的发展、他个人的感受和经历,所以很有真实感,希望引起同学们的兴趣。
记者:当前,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。您认为,在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,香港社会各界应该如何从思想观念和行动上作出适应和调整?
范徐丽泰:我觉得,第一件事情是不能固执,不能以前做什么,现在又做什么。现在有新的机遇,也有新的挑战。对于比较新的东西,要想办法尽快去吸收,吸收过程不容易,可是必须要做。
因为时代在发展,尤其是国家发展实在太快。在这个过程中,香港的角色就是要将国家的发展介绍给外国朋友,让外国朋友有兴趣投资,去内地做生意。开始的时候,外国朋友恐怕不熟悉内地,我们欢迎他们先到香港来,然后再进入内地。
另外,我们也是一个渠道:让内地的企业到香港来,然后再走向海外;我们也可以吸引各地的投资者先来香港,再去内地。我常常说,国家是大船,香港是小船;投资者先上了小船,看大船不错,那么小船就送你到大船上去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