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话“野猪猎人”:一个退役军人和他为什么图片带字大全集的"汪汪特攻队"
最佳回答
“为什么图片带字大全集”对话“野猪猎人”:一个退役军人和他为什么图片带字大全集的"汪汪特攻队"
晚上十一点,刘军强的无人机从山脚下起飞,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很久,但他决定不等了。
无人机画面里,两头野猪正慢慢悠悠在远处山坡的林子里溜达。锁定位置后,刘军强和两位同伴开着皮卡车来到附近的大路上,几条健壮的猎犬从车里一跃而下,挺着高高的胸膛,准备开始战斗。
在宁夏固原这个小村庄里,一场野猪狩猎即将开始。
近年来,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野猪种群规模不断膨胀,对多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,部分地区号召有能力的猎手组建护农捕猎队猎捕,像刘军强一样的“野猪猎人”群体,引发全网关注。
追捕
听到无人机的动静,警觉的野猪立刻跑了起来,一头猪转头钻进更深更密的林子里,一头猪向着另一个山头狂奔,消失在画面中。
刘军强在车里操作无人机,用对讲机指挥队友的前进方向,“机油手”带着汪汪队开始追踪。
此时,“六盘强子护农队”的快手直播间,四千多位观众也陆续聚齐,远程追踪这场刺激的“战争片”。
在抓捕野猪的大战中,人与狗需要密切配合。汪汪队通常有三种分工:“头狗”冲在最前,和“骚狗”一起在黑暗中循着“骚”气追上逃亡的野猪,它们把野猪团团围住,等待体型更大更凶猛的“咬狗”扑身上前,对猪耳朵或猪腿进行撕咬。“机油手”最后赶到,用手里的匕首或长矛给野猪致命一击。
“佩奇”“机油手”“下货”,都是护农队直播间的专属用语,“佩奇”代指野猪,“下货”是完成目标,如果把野猪心脏比作发动机,鲜血比作机油,最后捕杀野猪的猎手就是“机油手”。
从十一点到凌晨两点半,野猪一会儿钻进密林,一会儿在田间停留,与它相距很远的地方,有只狗狗始终在奔跑。雨夜“骚”气被冲散、道路湿滑难追踪,这是抓捕野猪最不利的环境,但狗狗们不想放弃。
由于繁殖力强、成活率高、适应性广,虎豹熊等天敌种群数量相对较少,近年来野猪的种群数量剧增,开始从深山闯入农田觅食,给庄稼和农田造成破坏。
去年9月,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一则公开招募,让“野猪猎人”这一群体走到大众面前。
早在2021年,国家林草局在山西、四川、福建、江西、陕西、宁夏等14个省(区)启动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,试点各地开始组建狩猎野猪护农队。31岁的退役军人刘军强,就是固原市最早一批“持证上岗”的护农捕猎手。
“作为一个农村人,一年就靠辛辛苦苦种地来支撑家里的生活”,他看不惯野猪对老乡田地的糟蹋,它们食量大又爱集体行动,会啃倒玉米秆,专挑嫩又甜的苞谷吃,“四五个猪,从十来亩的玉米地里进去,可能一晚上就嚯嚯差不多了”。
一踏进“六盘强子护农队”的小院,守在门口的几十只猎犬开始集体狂吠,发出警觉的怒吼。优秀的猎犬难遇,刘军强一开始花了十几万购买专业猎犬,后来自己繁育,培养成现在的汪汪工作队。他给每只狗狗都取了名字,给它们安排“四班倒”上岗。
汪汪队自有一套运转的秩序,刘军强记得,有次出去抓猪,一只狗悄悄开小差,半路先跑回了车里,等最后收队时,其他狗狗集体扑上来就要揍它,劝也劝不住,刘军强只得先把它隔离开,过了好长一段时间,它才正常融入队伍。
一天晚上,有老乡告诉刘军强,附近地里可能有七八只野猪,等他到现场用无人机看才发现,“一串串”野猪大摇大摆下山闯向麦田,数量有好几十只,13只猎犬迅速一拥而上展开混战,抓完一个又去扑另一个,那晚,他们一口气驱赶了21只野猪。
2023年6月,国家林草局公布了新调整的《有重要生态、科学、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,野猪从“三有”动物名录中删除。即便如此,野猪依旧不可以随意捕杀和食用。野猪的生活环境不可控,易引发各类细菌、病毒感染。刘军强说,当地林业部门有专门的掩埋坑,被捕杀的野猪必须按照严格标准流程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“下货”或“没下货”,不意味着一天工作的结束,因为追猪四散在各处的狗狗还需要归队,遇到受伤,猎手们还要漫山遍野寻找将其带回,甚至忙到天亮才能踏上归途。
“有时候狗一直追猪回不来了,我们也只能等,或者看它GPS信息有没有出现在大路附近,去路边去接它,但这帮狗子特别执着,一旦出去以后,它们也不想轻易放弃。”
“战友”
“来,二大爷,上班了!”院子里,“机油手”邵亚斌正在给一只猎犬穿上护甲,戴上装有定位器的项圈。
“二大爷”是直播间粉丝们最喜欢的一只狗,它小小年纪却看起来十分老成,出门前总要给点好吃的,才屁股一扭一扭、慢悠悠地跳上车,但只要一上战场,立刻火力全开。
个性各异的狗狗们在战场上如何冲锋陷阵,和休息时有多大反差,是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。比如,“风驰”是风驰电掣的单挑女王,每次都戴着最重的护甲冲在最前,干活猛快狠;“辣椒”小小的身体有大大的能量,能翻山越岭一直追猪不放弃。
像游戏里要选择出战的英雄,每次出工前,刘军强会根据当地的地形环境来搭配要带出去的汪汪队伍,比较空旷就多带一些大型犬,树林密集就带一些更能灵活钻进钻出的小型犬。
但和游戏相比,追捕野猪是一场太危险也太残酷的实战。
“一猪二熊三老虎”,野猪体型大、獠牙长,皮糙肉厚攻击力强。这几年,刘军强护农队捕获的野猪大多在一两百斤左右,但也曾捕获过三只400多斤的野猪,其中最重的达到446斤。黄土高原沟壑纵横,有垂直的陡坡,林子里还有带刺的枝条,有时走投无路的野猪会选择跳崖,对不熟悉地形的人和猎犬来说更是凶险万分。
2022年7月的一个深夜,刘军强随汪汪队的脚步钻进了树林,一群野猪被十几只猎犬陆续冲散,他只身一人站在林子里,只听附近隐隐约约传来“出出”的喘气声。突然,身旁的树梢开始沙沙作响,刘军强用手电筒一照,面前直冲出一只野猪,咬住他的衣服开始狂甩,长达十几秒的时间,他只能死死抓住手边的树枝拼命挣扎。
这时,附近一只叫“二毛”的狗狗听到了声响急忙奔来,飞扑到野猪身上咬住了它的耳朵,野猪这才松了口。尽管见过许多大场面,但想起那天的惊险一刻,刘军强依然心有余悸。
对他而言,这些朝夕相伴的猎犬不仅是追捕路上的帮手,也是他的好“战友”。“说白了,抓猪就是人狗配合,狗是人的前盾,人是狗的后盾。”
追捕野猪需要速度,有的人为了让狗跑得更快,会卸掉它们身上的护甲。关于这一点,刘军强的护农队有严格的红线:每只出征的“咬狗”必须穿上护甲。
战斗结束后,刘军强会第一时间检查狗狗的伤情,他的护农队自带担架和急救设备,院子里也有自带药品和医疗设备的手术室。
几年前,一只狗狗在深夜战斗中腹部受到重创,当地宠物医院不敢收治,建议他们转院到西安,最终狗狗在转院途中不幸去世。自那之后,刘军强决心自学动物医学知识,从零开始下苦功,为能在第一时间救治“战友”。
刘军强办公室的上方,挂着五面红色的锦旗,几年下来,他已经做过200多台手术,大部分是为周边其他护农队受伤猎犬所做的免费手术。
“看了这么多护农队,强子是最疼爱狗子的主播。”在他最近更新的一条视频下,一位快手网友这样留言。四年多来,“六盘强子护农队”捕获过几百头野猪,因战斗去世的狗狗有五六只,他说,这在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护农队里,算是受伤率最低的一档。
公益
捕猎野猪这几年,刘军强护农队的追踪对象,一直是出现在农田里和山脚下的野猪,对于怀孕母猪、年幼猪崽以及生活在深山里的野猪,他们不会去捕杀。“尽管野猪从‘三有’里踢出来了,但它还是咱们生态链的重要一环,少了它也不行。”
野猪喜欢昼伏夜出,他和两位队友的作息也因为捕猎发生了改变:下午起床,傍晚六七点出发,八九点到达,然后追踪到夜色褪去,迎着清晨的阳光而归。
抓野猪、拍视频、飞无人机、管理照顾几十只猎犬、给受伤狗狗做手术……每天循环往复,刘军强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。“连续几年这样熬,实在熬不动了。”他计划着,等忙过夏天这一阵,带着家人自驾去东北玩一圈。
但打开手机,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各地农户给他留言:附近的田里又有野猪来闹了,强子什么时候能来咱这儿。
对于很多“野猪猎人”来说,捕野猪凶险,外出成本更高,而助农基本属于公益性质,只要老乡有事留言,就会尽量奔赴现场,这些年除了宁夏,他们也前去陕西、甘肃、山西助农。
他算过一笔账,去年捕获了大约230头野猪,每只野猪当地能补贴1600元,去除各种开支和给队员的工资,自己能拿到手的约有7万元。退役后的这几年,他花完了自己的退伍费,还搭进去一个修理厂,目前也还在负债中。
“感觉压力太大了,有时候也在想为啥坚持,唯一的目的,真的就是看不惯那些野猪把老乡的地毁得惨不忍睹。”
在成为公益狩猎人的那段时间,刘军强入驻快手,将野猪的捕猎过程剪辑成短视频,几年下来,陆续收获了一波粉丝的支持,会有忠实观众给他直播打赏,还会寄来给狗狗们吃的罐头。这部分收益也可以勉强覆盖一部分支出。
此外,一个快手账号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护农热线,也给了周遭的老乡一个提供线索的渠道。
在刘军强看来,比起抓猪,护农才是他的首要任务,这些年,他和队员经常参与公益行动。去年冬天,他们完成野猪无害化处理后返程,发现前面有一辆车正在着火,周围司机无人敢上前,他和同伴拿起附近车上的灭火器冲上前救火,直到消防队赶来。
还有一次,一位老人上山摘野桃野杏时失踪,整整一天都没找到。得知消息后,刘军强连夜驱车160多公里赶到村子里,用无人机五分钟就确定了老人的位置,“这个社会就是人人都有点儿正能量,咱们的大家庭才能好起来。”
随着近年来调控行动持续展开,各地野猪的种群控制逐渐趋于平衡,狩猎人该何去何从?刘军强目前的想法是,用好手里的装备和技能,慢慢将方向转为民间救助和公益服务。他想再开一家宠物医院,前段时间他还去了几家犬舍考察,研究搜救犬的培养与训练知识,也许在未来,可以让它们在搜救工作中发挥所长。
也有人问他,怎么不试着在短视频平台带货,他希望能帮助家乡的农产品,“比如我们泾源县的黄牛肉特别出名,老乡们养牛特别辛苦,如果今年短视频流量大了,我想帮助这些农产品走得更远。”
目前,“护农狩猎人赏金大赛”已经告一段落,但他和团队伙伴的护农行动还在路上。
他每更新一个视频,总有网友写下相似的留言:“大家在路上真不容易,下完货看着狗子一身血乖乖坐在那有点难受,心疼它们的辛苦,也感慨护农的不易!希望汪汪们每次平安归来,也祝愿护农队越来越好!”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