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届湖南少儿美术这是为啥图片作品双年展启幕 近千件作品展现童心创意
最佳回答
“这是为啥图片”第三届湖南少儿美术这是为啥图片作品双年展启幕 近千件作品展现童心创意
长沙7月5日电 (邓霞 张清怡)土家族《八部大神》的神话传说在童稚笔触中重生、国家级非遗宾阳炮龙节通过孩子们的手工活化、《威风腰鼓》和《沙漠驼队》唤起遥远的故事……7月5日,“2025第三届湖南少儿美术作品双年展”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开幕,800余件平面作品和40余组大型装置作品在展厅精彩绽放,创造了一个童心飞扬的艺术世界。

作为李自健美术馆开创的重要文化品牌,“湖南少儿美术作品双年展”创办于2021年,每两年一届。2021年首届展览吸引了42万余人次,2023年第二届展览更是突破百万人次,在全国美术界、教育界引发强烈反响,成为展现中国少儿美育成果的辉煌窗口。
2025年,“第三届湖南少儿美术作品双年展”首次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少儿作品。组委会去年先后在湖南、安徽、河南、广西、山西、陕西、福建等省市区开展万里“少儿双年展”巡讲活动,广邀全国少儿美育工作者共同参与。
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以童心为沃土,用创意作犁铧,在美育的田野上深耕细作。除了常规课堂教学,他们还利用课后和节假日时间,带领孩子们创作、打磨、完善作品。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通过老师们的精心指导,本届展览涌现出大量充满童真、童趣的精品佳作。

展览现场,三幅十米高,共四十多米长的《黑悟空》水墨巨作引人注目,孩子们挥洒墨色,让齐天大圣的筋斗云跃然纸上。装置作品《大圣放马》《哪吒闹海》《虾兵蟹将》等大型装置更是将废弃材料化为金箍棒和流光甲胄,以天马行空的创意赋予西游精神新的视觉奇观。
展览最动人的力量在于点化平凡物质。陶艺、木艺、布艺、纸艺、面塑、泥塑等作品被孩子们赋予灵魂与叙事。陶土化作憨态或古朴的形态、木块变成“会歌唱的鱼”、纸张化为悬浮的“灯火精灵”、陕北剪纸重构信天游、苗族蜡染融合迁徙史……这些作品是孩子们以艺术语言与大地、与过往、与生活本身进行的对话。

“双年展”策展人、湖南省少儿书画协会会长黄卫表示,数万名小艺术家们用艺术的方式,与祖先的智慧隔空击掌,与民族的故事血脉相连,在创作中成为小小文化传承者与创新者,这本身即是美育最丰硕的成果。
“双年展”策展人、李自健美术馆终身馆长李自健则认为,“第三届少儿美术作品双年展”不仅是对全国少儿美育成果的盛大检阅,更是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。那些跃然纸上的斑斓色彩、匠心独运的立体装置,无不迸发着惊人的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,向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未来一代的无限可能性。
据悉,此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31日,免费对观众开放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