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公为什么日语怎么读安建设新期待
最佳回答
“为什么日语怎么读”法治公为什么日语怎么读安建设新期待
□ 马怀德
今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五周年。五年来,公安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,牢记对党忠诚、服务人民、执法公正、纪律严明的总要求,在实践与制度层面不断创新,推动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迈向新高度,取得累累硕果。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这支政法铁军以永不卷刃的法治之剑,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岁月静好,在新时代续写着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壮丽篇章。
公安机关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践行者,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。从雷霆出击打击电诈犯罪,到千里追凶捣毁跨境赌链,再到重拳出击斩断新型毒网,每一起大案要案的成功侦破,都是“法不能向不法让步”的生动诠释,彰显着法治的威严与力量。法治的温度,亦在人民最需要的每个角落悄然流淌。“民声一键办”让百姓的急难愁盼得到秒级响应,“跨省通办”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奔波,“1、3、5分钟快速反应防控圈”让警灯成为城市中最安心的星光。这些创新实践,是“以人民为中心”执法理念的鲜活注脚,深刻诠释了公安工作的人民立场。
我国能创造社会长期稳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“两大奇迹”,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,背后离不开公安机关的智慧与担当。中国将超大规模人口与超低犯罪率相结合,创造了举世瞩目的“治理奇迹”;“情指行”一体化运行机制,破解了西方多年未能解决的协同难题;“命案必破”的坚定担当和发案率连年下降的斐然实绩,更是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优越性。
成绩属于过去,奋进正当其时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党和国家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”部署了具体改革任务,为公安机关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新的方向。
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是法治公安建设的基础保障。要加快修订人民警察法、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重点立法项目,聚焦网络治理、新型违法犯罪打击、新业态安全监管等领域,加强执法制度建设,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,让执法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,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。
提高执法效能和监督质效是法治公安建设的内在要求。要完善个案监督和执法巡查制度,深化执法“三项制度改革”,强化执法全流程全要素监督管理,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。完善裁量基准制度,平衡好裁量权与个案正义,实现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,确保法律运行既有刚性又有温度。
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法治公安建设的必然选择。在选人用人上,应将法治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,设置公安民警法治素养“门槛”,狠抓作风建设,杜绝不作为、慢作为等执法问题,积极打造一支信念坚定、执法为民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公安队伍。
打造数字警务是法治公安建设的关键路径。公安机关应加快完善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运行模式,推动高新技术在公安执法中的创新应用,全面升级智慧公安建设,促进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,为公安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。
新时代呼唤新担当,新征程要有新作为。新的历史阶段,公安机关应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不断提升法治公安建设水平,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、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续写新的辉煌,让法治光芒照亮平安中国建设的前行道路。
(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、公安部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)
来源:法治日报-法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