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粒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有多远 十六条新措施助力创新药加我为什么这么的爱你歌名速跑
最佳回答
“我为什么这么的爱你歌名”一粒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有多远 十六条新措施助力创新药加我为什么这么的爱你歌名速跑
一粒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有多远
十六条新措施助力创新药加速跑(政策解读)
创新药,关乎群众健康,也体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。如今,创新药将有望更快速地从实验室来到病床前。
6月30日,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《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为创新药发展带来政策“及时雨”,16条措施将为创新药发展注入强劲活力。
目前,创新药研发上市情况如何?如何让创新药加速进医院,让老百姓用得起、用得上?7月1日,国家医保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进行了解读。
如何鼓励药企“真创新”?
用医保数据为创新药研发“导航”,将组织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
近年来,我国创新药热潮涌现。2024年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达48种,是2018年的5倍多。从治疗组织细胞肿瘤的芦沃美替尼片,到国产减重药玛仕度肽注射液……仅今年上半年,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就已接近40种。
“井喷效应明显。”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医药创新发展,2024年作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重要部署,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制定创新药目录,支持创新药发展。
一些领域创新药存在同质化、临床价值不够突出等问题。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说,为更好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,避免陷入内卷式竞争,医保部门进一步提出支持“真创新”、支持差异化创新。
措施亮出妙招:用医保数据为创新药研发“导航”。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,进行疾病谱、临床用药需求等数据归集和分析,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医保数据服务。
此外,聚焦重大传染病、儿童用药、罕见病等重点领域,措施明确将组织实施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,让创新药研发有的放矢。
如何让更多患者用得起?
提高多元支付能力,鼓励商业健康保险、医疗互助等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
创新药发挥价值,关键在于老百姓用得起、用得上。措施特别提出,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,鼓励商业健康保险、医疗互助等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,推动企业和个人通过慈善捐赠等方式,支持困难群众使用创新药。
2018年以来,共有149种创新药(主要是1类创新药)纳入医保目录,占新增药品数量的17%;截至今年5月底,协议期内谈判药医保基金支出已达4100亿元,带动药品销售金额超6000亿元……强劲的支付支撑,既为百姓看病用药提供有力保障,又为创新药企业持续发展注入“强心剂”。
措施明确,医保准入方面,综合考虑医保基金承受能力、临床需求、患者获益、市场竞争、研发投入等因素,由医保部门与创新药企业谈判形成同中国国情和市场地位相匹配、符合药品临床价值的医保支付标准。
近年来,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也快速增长,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9773亿元,同比增长8.2%,基本接近居民医保总体筹资水平。但与居民医保超过95%的资金使用率相比,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效率上仍有开发空间。这也为更多老百姓用得起创新药提供了新方案。
措施明确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。“我们将以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为切入点,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能力上与基本医保进一步衔接和协同,做好保障合力。”黄心宇表示,在保障范围协同方面,探索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错位发展;在结算协同方面,探索推动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同步结算,通过共享数据,实现购买相应商业保险的患者在医疗机构端同步结算,让信息多走路、患者少跑腿。
如何让老百姓用得上?
推动创新药加快进入定点医药机构,鼓励及时召开药事会对药品配备进行完善
打通创新药从上市到进院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事关患者的用药可及性。措施要求,推动创新药加快进入定点医药机构。
“我们鼓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召开药事会,根据临床需求和患者需要,对药品配备进行完善。”王国栋说,医疗机构不得以用药目录数量、药占比等为由影响创新药配备使用,医保目录内谈判药品和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内药品可不受“一品两规”限制。
当前,我国正在开展医保支付DRG(疾病诊断相关分组)/DIP(病种分值付费)改革。王国栋说:“对合理使用医保目录内创新药的病例,不适合按病种标准支付的,支持医疗机构自主申报特例单议。”
据介绍,在服务国内的同时,中国创新药也在不断走出去。2024年,中国药企完成海外授权交易超90笔,总金额超500亿美元。
措施提出,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。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王小宁表示,医保部门将搭建平台,助力创新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,同时提供价格支持,助力创新药出海。
(综合本报记者孙秀艳和新华社记者徐鹏航、彭韵佳报道)
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7月02日 第 02 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