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
人民网>>社会·法治

从为什么会这样英语翻译“污染负担”到“绿色财富”:山西河曲粪污资源化利用助振兴

本报记者 刘少华
2025-07-01 21:02:35 | 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
小字号

最佳回答

“为什么会这样英语翻译”从为什么会这样英语翻译“污染负担”到“绿色财富”:山西河曲粪污资源化利用助振兴

  忻州7月1日电 题:从“污染负担”到“绿色财富”:山西河曲粪污资源化利用助振兴

  作者 杨静 张红艳

  夏日的晋西北高原,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西口镇的粪污处理中心机器轰鸣。总投资617.15万元的人畜粪污资源化处理中心正将昔日令人头疼的“环境负担”转化为滋养土地的“绿色财富”。

  这座占地8488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,通过创新技术与管理模式,不仅破解了农村环境治理难题,更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新路。

  走进处理中心,三台污水转运车、一台污水净化车、一台自卸车正在有序作业。项目运营方山西泽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秦志强介绍,该项目处理工艺涵盖计量称重、三级沉淀预处理、固液分离、污水净化处理、集中除臭等多个环节,可对人居生活粪污和畜禽养殖粪污进行高效资源化处理。

  “处理后的畜禽粪污,固体部分转化为有机肥生产原料,实现资源再利用;液体经处理达标后,进入黑膜沼气池发酵转化为水肥还田,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天然养分,真正实现了‘变废为宝’。”秦志强说。

  近年来,随着民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,农村粪污处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。山西省农业农村部门相继出台《山西省农村“厕所革命”专项行动方案》等政策,推进农村厕所“分户改造、集中处理”,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。

  然而,晋西北小县城河曲县西口镇还面临着诸多治理难题:部分老旧小区污水管网不完善,居民粪污排放不畅;县域内养殖企业粪污处理水平参差不齐,小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不足,资源化利用效率低下。

  为破解困局,西口镇积极探索,创新采用“政府主导+企业运营”的长效管理机制。当地于2024年7月投资617.15万元规划实施人畜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,并于今年4月正式建成运营。

正在运行中的净化设备。贺玉龙 摄

  西口镇政府设立了专项运维资金,引入第三方山西泽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实施运营,以系统性治理思维攻克环境治理难题,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
  “以前夏天都不敢开窗,粪污味道刺鼻,苍蝇蚊子又多。现在建起粪污处理项目后,空气明显好多了,在村里生活更加舒心。”村民金志明说。

  此外,该项目不仅在生态治理上成效显著,还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,项目带动周边10位村民实现了“家门口就业”。工人张有良:“家门口有了稳定工作,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,日子越来越有盼头。”

  “项目的建成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,还将粪污转化为农业资源,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,为居民营造了更宜居的生活环境。”河曲县西口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阳说,下一步将持续加强项目运行监管,优化处理工艺,拓展资源化利用渠道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。(完)

(责编:廉江一校车被撞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返回顶部